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西游:小白龙拒绝做牛马 > 第39章 勾践为奴

第39章 勾践为奴

敖玉踏入城门,越王勾践已率百官在此相迎。

“玉龙先生剑术通神,勾践佩服。”勾践言语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方才他与群臣在城墙上,亲眼目睹敖玉一剑斩出深壑,那般威势,令人心惊胆战,又不由心生敬畏。

“越王客气了,他们不过是被一时威名所慑。”敖玉语气平淡,并未因此自傲,“三月为期,越王还需早作打算。”

言罢,他未作停留,捧着剑匣,步履从容地向城中走去。所过之处,人群不由自主地分开一条通路。

勾践目光复杂地望着敖玉的背影,如此高人,若能为其所用,越国何愁不强?

心思浮动间,一旁的范蠡适时开口:“大王,我等还是先回宫商议对策吧。”

勾践这才收敛心神,是了,眼前危机尚未解除,三个月后,越国依然要直面吴国的兵锋。

“诸卿有何良策,畅所欲言。”勾践与众人回宫,继续商议应对吴国的对策。

“诸卿有何良策,畅所欲言。”回到宫中,勾践环视群臣。因有三个月缓冲,殿内气氛不似先前凝重,百官贵族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

敖玉捧着剑匣,回到暂居的小院。

“公子!”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唤传来,施夷光快步跑到他面前,清丽的小脸上担忧与急切交织。

清晨醒来,她习惯性地看向那个每日端坐的身影,却发现蒲团上空空。

她慌忙起身,在小院中四处查找不见人影,心中顿时惊慌,仿佛被遗弃的小兽,惊慌失措。

急忙地推开院门四处打听,才从仆役口中得知主人已抱着剑匣出城。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小院,呆呆地望着门口,既担心敖玉遭遇不测,又害怕自己真的被抛下。

直到院门被推开,那道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施夷光几乎是跳了起来,快步迎上前,一双妙目紧紧盯着敖玉,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忐忑与欣喜:“公子!”

敖玉将手中的剑匣递过去,施夷光连忙接过,紧紧抱在怀中,脸上终于绽出安心的笑容。

“公子,我给您煮茶。”她小心地将剑匣放好,手脚麻利地引燃木炭,煮水沏茶。

敖玉微微颔首,在几案前坐下,取出竹简与刻刀,开始刻画心中所思所想。

施夷光见状,轻手轻脚地将火炉搬至近旁,另置一小桌摆放茶具。待茶汤初成,她捧着一杯清茶,小心地送到主人手边。

敖玉接过,浅啜一口,便将茶杯递回,继续专注于竹简之上。

施夷光不再打扰,西子捧心般捧着那杯茶,小口啜饮,目光却始终落在主人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仰慕。

她不识字,不知敖玉刻画的是什么,只觉得主人此刻凝神专注的模样,格外好看。

一枚枚竹简在几案上铺开,心中所想渐次化作文本。

敖玉放下刻刀,从头品读,却总觉有遐疵错漏,不尽如人意。于是提刀修改,反复推敲,增删修补,竹简上的文本愈发繁复。

最终,他看着那堆越来越显累赘的竹简,大手一挥,将它们尽数拢在一处。

“取火炉来。”

“是,公子。”施夷光从痴望中惊醒,连忙将红泥小炉搬至几案上。

敖玉拿起一枚竹简,扔到红泥小炉,干燥的竹简,被木炭引燃,火焰蒸升腾,将他这一番心血化作青烟。

“公子……”施夷光看着被焚毁的竹简,眼中流露出心疼之色。

敖玉抬头,注意到她的神情。

“能形诸文本的,不过是思想的糟粕。一个人思想的精髓,往往无法被记录。”他声音平静,有带着惋惜。

“你从文本中看到的,并非作者所想……。”

施夷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不再多想,重新沏了茶奉上。

敖玉接过茶盏,目光落在跃动的火焰上,若有所思。火曰炎上……

“公子,您饿不饿?要不要安排些吃食?”施夷光想起敖玉清晨便出门,至今未曾用饭。

敖玉略一沉吟:“去要些吧。”

施夷光快步出院,不多时便有仆役跟在她身后,端来食案。案上是寻常的煮肉、煮菜与粟饭。

敖玉略用了一些,便将食案推至施夷光面前。

……

小院岁月静好,倏忽月馀。

敖玉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偶尔刻画竹简,而其中大半,最终都投入了炉火。

施夷光对眼下的生活极为满足。公子性情温和,待下宽厚,她所需操持的事务不多。

每日除了少量洒扫,大部分时间便是守在敖玉身侧,或是独自升起火炉,反复练习煮茶的技艺。

“换水重新煮,准备三个茶盏。”这一日,正在看书的敖玉忽然开口。

正在摆弄茶具的施夷光闻言,下意识地望了一眼院门。

她依言清空紫砂壶,涮洗干净,又将三个茶盏在几案上摆好,静候客至。

不过片刻,院门被轻轻叩响。

施夷光起身开门,躬敬行礼:“见过范蠡大人。公子正在等侯,请随我来。”

范蠡入院,向敖玉行礼:“蠡拜见先生。”

敖玉还礼,二人于几案两侧相对跪坐。

施夷光跪坐一侧,提壶、温杯、冲泡,动作已颇为娴熟。

她姿态纤柔,心思灵巧,将一盏清茶捧至范蠡面前,整个过程赏心悦目。

“夷光姑娘的茶艺有了先生九成。”范蠡品尝一口,对施夷光称赞。

“夷光姑娘的茶艺,已得先生九分神韵了。”范蠡品了一口,由衷赞道。

“奴技艺粗浅,远不及主人万一。”施夷光轻声回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敖玉,眼中满是仰慕。

得到范蠡称赞,她心中欢喜,总算未曾给主人丢脸。

范蠡笑了笑,转而看向敖玉:“先生那日阵前一剑,威名远播,着实令人惊叹。”

“虚名罢了,不足挂齿。”敖玉道。

于人间而言,他或可称高手,但比之天上仙神,这点微末伎俩,实在不值一提。

范蠡见他不愿多谈,只道他潜心学问,不慕虚名,便不再继续此话题,转而说起朝中之事:“吴越和谈,若所料不差,今日当有结果了。”

“勾践入吴为奴?”敖玉端起茶杯,语气平静无波。

范蠡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并不太意外:“先生何以如此断定?”

“你与文种代表楚国利益,意在保全越国,以牵制吴国,勾践个人荣辱,并非你等首要考量。”

“越国朝中大臣贵族,但求保全自家富贵。若君王为奴可换家国存续、自身利益无损,他们何乐而不为?”

敖玉寥寥数语,将越国朝堂的局势剖析得清淅透彻。

越国本是边陲蛮夷,若非楚国需要其牵制吴国,并借此引入中原工匠技艺,以越国如今国力,难与强吴正面抗衡。

他最后道:“此番吴国兵临城下,越国已无退路。以一人之辱,换一国喘息,这本就是你与文种为越王谋划的唯一生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