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崇祯霸道 > 第332章 弥彰欲盖图谋塞外(中)

第332章 弥彰欲盖图谋塞外(中)

大明两京十三省正在迁徙的热潮中呢,朱觉竟突然间下旨,擢崔应元宣大总兵。

紧接着,崔应元便开始征召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屯卫,疯狂往大同镇堆。

国丈田弘遇和九千岁魏忠贤那也跑过来征地招人,开始往大同镇铺设轨道了。

京师西面那密密麻麻的砖窑里造出来的砖也开始往宣府镇搬运了。

崔应元甚至都跑到大同镇,开始修筑阳和口到浑源州一带的防线了。

这摆明了就是要增强大同镇的防御,堵住建奴骑兵入关的道路啊。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着实被吓了一大跳。

若是建奴骑兵被堵在塞外进不来,他们怎么顶住汉中军的疯狂进攻?

小皇帝这么搞,他们迟早老巢不保啊。

若是老巢不保,莫说给建奴提供粮食了,他们自己吃的粮食那都会成问题,生意那更是没法做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哪还有闲心去管其他地方,保住老巢那才是最重要的。

阳和口到浑源州一线被堵住了,他们就只能想办法另辟蹊径,在其他地方给建奴开出一条入关的路来了。

崔应元貌似还在派人到处巡查大同镇的边墙,搞得他们开路都要小心异常。

双方貌似在大同镇暗中较劲,其实,朱觉也就是派出崔应元、田弘遇和魏忠贤去演戏给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看而已。

他的目标还是反攻塞外,先收复北并行都司故地。

至于什么疯狂迁徙平民,加强大同镇防御,那都只是他放出来的烟雾弹而已。

他就是想吸引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的注意力,从而让建奴麻痹大意,疏于防范。

原本他是一门心思想着反攻塞外,先不管其他问题,未曾想,这问题还找上门来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才刚批阅完奏折,正想去京师西面的砖窑看看呢,宋应星突然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你怎么突然间跑过来了。

朱觉一看这家伙脸上貌似还带着一丝焦急之色,不由得好奇道:“长庚,怎么了?”

宋应星连忙解释道:“陛下恕罪,冰冷风机我们恐怕造不过来了啊,这迁徙人口需要的冰冷风机实在是太多了,光是第一趟就是三百馀万人啊,我们库存的冰冷风机都快耗光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没有冰冷风机那可不能这么大规模迁徙。

他是真的想让平民百姓去南洋和美洲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不是想让人家去受罪。

若是没有足够的冰冷风机,别说过好日子了,不热死就算是不错了。

他这等于就是好心办坏事了,若是真把人热死了,海外那估计都要乱套了,迁徙过去的平民百姓估计会怨声载道,还没开始迁徙的平民百姓估计也会徨恐不安。

这事可不能这么办。

他忍不住皱眉道:“长庚,冰冷风机的产量好象不低吧,这段时间我们用量也不大啊,库存怎么这么快就耗完了?”

您得看需要多少啊。

宋应星颇有些无奈道:“陛下,这三百馀万人最少需要三万套冰冷风机啊,且南洋离得并不远,我们的致远商船去吕宋打个来回那都不用半个月时间,哪怕算上他们接人的时间,那也不用二十天。

也就是说,这么疯狂迁徙,来回两趟四十来天那就得六多套冰冷风机才够啊,这段时间我们冰冷风机用量的确不大,问题我们的库存那也不足五万套啊。

这趟他们拉完人回来,微臣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凑够三万套冰冷风机呢。”

呃,这用量着实有点大的吓人。

这个问题他也着实没考虑到。

朱觉缓缓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现如今我们一个月能产多少套冰冷风机?”

这个怎么说呢?

宋应星估摸道:“陛下,若是我们其他什么都不造,光生产冰冷风机,一个月大抵能生产三万套左右,问题就是,我们还不能其他什么都不造啊,现如今我们一个月的产量那也就一万套左右。”

产量这么低吗?

这可是举国之力,一个月才能产一万套冰冷风机?

开玩笑的吧?

这若是放在后世,那简直是匪夷所思,随便一个大点的风机厂一个月也不止造一万台风机啊。

朱觉闻言,又不由得皱眉道:“长庚,冰冷风机好象不难造吧,这产量怎么这么低?”

我就那么多厂房啊。

宋应星小心解释道:“陛下,冰冷风机的确不难造,若是所叶片、护板、齿轮、连杆什么的,哪怕就是让铸造火炮乃至铸造锅炉的厂房顺带帮忙做点,一个月造出十万套来都不成问题。

问题就是这冰冷风机也得靠蒸汽机来带动啊,我们现在造蒸汽机的厂房也就十个,哪怕带动冰冷风机的蒸汽机再好造,我们一天撑死也就能造一千台。

我们还不能光造带动冰冷风机的蒸汽机,机器厂、轮船厂、火炮厂、水泥厂等等,那都需要蒸汽机啊。”

厂房又不够用了?

蒸汽机可是大明现如今的内核机密,不但厂房要绝对保密,甚至造蒸汽机的匠户那都要绝对保密,上哪儿新建厂房来造才能放心呢?

这个一定要慎重,他还不能胡乱找个地方新建厂房。

再说了,现在新建厂房也来不及了。

朱觉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长庚,打造一千斤火炮的设备研制的如何了?”

呃,您怎么突然又问题火炮来了?

宋应星颇有些无奈道:“陛下,这打造一千斤火炮的设备还占了个厂房来研制,且研制出来之后最少还得安排个厂房批量生产超大号的蒸汽机,这会儿那点厂房是真的不够用了。”

朕问的就不是厂房。

朱觉干脆问道:“你估摸打造一千斤火炮的设备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

呃,您怎么还盯着这个问?

宋应星小心道:“陛下,这套设备太大了,且我们还没有这么大的机床来加工超大号的零部件,零部件打造起来麻烦得很,这一开始我们还只能靠手工慢慢打磨,微臣估摸着最快也得在明年冰雪消融之时才能研制出来。”

嗯,这速度已经够快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现在五百斤的火炮造得够多了吧?”

您关心火炮是吧?

行,那就说火炮。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是啊,现如今打造火炮的厂房都有一百多个了,五百斤的火炮一天都不止产六百门了,一个月下来都能产将近两万门了。

海河造船厂那边需要的火炮还不是很多,哪怕这两批造的都是镇远战舰,总计也就需要十二万门左右,这会儿火炮厂都造出十多万门火炮了,估计到年底还能存下来五六万门。”

这五百斤的火炮也不用打造太多了,这会儿有两千多艘镇远战舰那都足以确立一定的优势了,且明年还要打造超大型致远商船呢,这镇远战舰都要停一停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你把通州城里那十个火炮厂的厂房先改成造蒸汽机的,这样一个月造四万多套冰冷风机没问题了吧?”

这个怎么说呢?

宋应星琢磨道:“那十个火炮厂的厂房改成造蒸汽机的厂房倒也不难,不过,我们还得添置很多设备才行。

这添置设备也需要时间,这个月就用那火炮厂里的设备恐怕最多也就能造出一两万台蒸汽机来,这样第二趟迁去南洋的平民百姓需要的冰冷风机倒是能凑齐。

问题,我们要把设备全添置好那最少也需要个把月的时间,下一趟迁去南洋的平民百姓需要的冰冷风机我们恐怕凑不齐啊。”

这个简单。

朱觉琢磨道:“南洋并非一地,你说的二十天左右打个来回那是把平民百姓迁去吕宋,吕宋那边已经迁了一批平民百姓过去了,安置起来那也需要时间,第二批我们可以不迁去吕宋,而是迁去爪哇国。

爪哇国可是比吕宋远了一倍的不止,他们打个来回都需要一个多月,有这时间总够你凑够第三批冰冷风机了吧?”

对啊,可以让他们把第二批平民百姓迁去爪哇国。

宋应星闻言,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这样时间足够用了。”

这还只是迁徙平民百姓的问题,就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反攻塞外的问题会不会也出纰漏呢。

朱觉细细一想,还真发现个纰漏。

他干脆道:“行吧,你先组织匠户去改造厂房,过几天我们再商议一下反攻塞外的问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