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朱棣:咱家老四,造反靖难了? > 第194章 朱高灿从未考虑过自己!

第194章 朱高灿从未考虑过自己!

应天府皇宫的后花园之中。

朱标终于将天幕之中之前所说的话全部记载了下来。

“父皇,儿臣写完了!”

朱标将笔往凳子上一放,只感觉浑身轻松。

这一次,朱元璋罕见的没有去关心朱标的身体,而是一把将朱标写完的字迹拿了起来。

朱元璋将那份草稿递到一旁的刘伯温手里。

“刘先生,咱大明中就数你的学问最多,你看一下,能不能看明白。”

朱元璋现在可是对刘伯温报以了厚望。

之前朱元璋亲口听到天幕之中的青衫人影承认,火车的制造更加简单,无非是更消耗一些材料。

但朱元璋认为,若是真的可以造出天幕中的那种火车,这点消耗大明还是可以承担的!

可,朱元璋终究是要失望了。

哪怕刘伯温懂得再多,也不懂这些几百年之后的物理知识啊。

刘伯温仅仅是简单的翻看了几眼,立马就明白这不是自己可以解决的。

于是,刘伯温开口道:

“陛下,内容我看了一些,这其中涉及的更多的是一些理论的知识,若是想通过这些知识造出天幕中的火车,还需要更多的实践。”

“不过在微臣看来,这份内容对我们大明朝的未来至关重要!”

“如果微臣猜测没有错的话,这些理论内容都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我们大明发展绕不开的基本盘。”

“微臣希望陛下可以将这些内容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对我大明的人才培养以及后续的大明建设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若是陛下需要尽快的研究出天幕中的火车,微臣认为可以将这份内容送到工部,陛下再加以督促,想必不需要几年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建树。”

刘伯温说的十分认真且真诚。

“这样吗?”

朱元璋也没想到刘伯温竟然对这份内容给予了如此之高的评价,甚至还要纳入科举的考试范围。

这已经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了。

科举是什么?

是如今大明选举国家人才的重要途径!

乡试、会试、殿试……

可以说,每一个人才都经过了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

若是突然添加一份新的内容,这对于大明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甚至刘伯温可能因此得罪大明天下的读书人!

对于这一点,刘伯温不可不能不知道。

也就是在这种刘伯温明知自己可能惹祸上身的情况下,刘伯温还是做出了这种决定!

足以看出刘伯温对这份内容的重视程度。

“刘先生,你说的添加科举内容这件事我们之后再议,咱现在就将这份内容抄录下来送往工部!”

科举新增内容之事,朱元璋很难在转瞬之间就做出决定,但送往工部这件事朱元璋认为迫在眉睫。

若是可以造出天幕之中的火车,早一个时辰、早一刻钟都是好的!

于是,朱元璋赶忙对一旁的侍女们下令。

“你们去工部,让工部来几个人,记得让工部的人拿上纸笔。”

“喏!”侍女们应了一声,赶紧下去安排了。

……

视线重新回到天幕之上。

天幕中的青衫人影在挂断与少年朱棣的连麦之后,依然对朱棣之前的内容进行着解释。

【我们的管理员之前还提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问,为什么我们的神煌大帝前往莫卧儿国之时没有直接乘坐火车去,而是开车跟着运粮队一同南下。】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层的原因。】

【第一层原因,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那就是铁轨的铺设比柏油路更加的困难,且更加的依赖地形。】

【光是乘坐火车是无法直接抵达莫卧儿国的,还需要等到运粮队的士兵到达莫卧儿国之后来回的进行转运,乘坐运粮车分批量的到达莫卧儿国。】

【朱高灿不可能将时间浪费到这些路途上。】

【这也是为什么运粮队比之火车先一步出发的原因。】

【至于第二层原因则需要考虑到朱高灿自身了。】

【朱高灿身为大明朝的皇帝,且是大明朝有史以来最好最好、没有之一的皇帝,朱高灿的时间无比宝贵!】

【由于这种时间的宝贵,朱高灿自登基以来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顺天府统筹全局,根本没有时间去下面的各个地方看一看大明朝百姓的生活。】

【朱高灿这才选择了跟随运粮队南下。】

【相较于火车的单线程,乘坐汽车前往明显更加的自由。】

【我们的神煌大帝也可以在这一路上看到更多的百姓,并且由于运粮队到达之后并不会在第一时间与莫卧儿国交战,朱高灿甚至可以抽时间乘车去乡间观察大明百姓。】

【可以说,我们的神煌大帝无时无刻都在为我们大明朝的百姓!】

【神煌大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真的将天下众生看的比自己要重!】

【有此君主,是我们大明朝的福分、是大明百姓的福分,同时也是我们华夏大地的福分!】

【神煌大帝为我们大明朝做的太多太多了,他似乎从未考虑过自己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一副血肉之躯。】

【这是我们神煌大帝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南下。】

【我们的神煌大帝先是去了自己曾经的封地——应天。】

【那里是与顺天府发展最为接近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按照朱高灿原先既定的情况进行发展,百姓人人安居乐业,俨然一副天府之国的景象。】

【之后的神煌大帝又去了安南。】

【安南之前的情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了,安南是在永乐大帝时期被收入的大明,但在宣德时期,朱瞻基一度想过要战略收缩放弃安南。】

【最终还是在我们神煌大帝的强烈介入之下,才继续加派重兵,将安南牢牢把持在大明的疆域版图之中。】

【饶是如此,那里依然经常性的发生土族叛乱。】

【直到我们的神煌大帝登基,安南虽然安定了下来,但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大明的其他州府。】

【可等到我们神煌大帝来到安南之时,那里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