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什么了?”
这一刻,朱元璋与朱标的目光同时落在了朱棣身上。
现在的朱棣是如此的激动,想必是真的悟出了什么吧?
只见朱棣的脸上闪过一抹得意之色,紧接着便开口道:
“爹!大哥!我知道天幕中我家老四的大部队中为什么没有三十万士兵的身影了。”
“快说!”
朱元璋催促道
朱棣没有继续打马虎眼,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认为,天幕中的大明确实比我们现在的大明强了许多,但这仍然是有限的。”
“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在天幕所展示的那个时间点,大明根本就没有足够装下整整三十万大军的车辆!”
朱棣说的信誓旦旦,语气十分笃定。
“你想说什么?”
朱元璋没明白朱棣所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若是天幕中的大明真的如朱棣所说,没强大到一定的地步,那为什么朱高灿出征之时不让那三十万的大军跟在后面?
总不能因为没有车辆就不让那三十万大军出征吧?
这场仗不让士兵去打难不成让朱高灿亲自去战场上冲锋陷阵?
这根本就不合理!
望着朱元璋那疑惑的眼神,朱棣再次说道:
“很简单的一件事,我家老四一定是想先一步将粮草运到位之后再重新将那些运粮的车辆开回去,以此往复直到将三十万大军全部运送到前线。”
朱元璋闻言轻轻点了点头,对朱棣开口:
“行了,没你事了,坐那里玩去吧。”
朱元璋说话的同时指了指朱棣原先所坐的位置,之后便将目光重新落到天幕上。
对于朱棣所说,朱元璋现在是理都懒得理了。
朱棣所说的虽不至于像朱高灿亲自披挂上阵那么离谱,但仍然不太可能。
按照天幕中展现的那些运粮车的运送体量,若是想将三十万大军全部送往前线至少需要再循环往复两次。
这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
问题出现了,这数月的时间,朱高灿要做什么?
士兵没有到达前线,与莫卧儿国作战必然是不可能的。
难不成让朱高灿一个大明朝的皇帝,在这数月的时间里什么事都不做,就每天看着大明的粮食发呆吗?
这同样不可能。
朱元璋猜测,或许朱高灿的那三十万大军已经同步前往了与莫卧儿国交战的前线,只是与朱高灿不在同一个路线
这也是朱元璋所疑惑的。
难道还有路线比天幕中的这一条平坦开阔的柏油路还要迅速吗?
有的兄弟,有的。
……
天幕的画面在黄昏之中定格。
紧接着,天幕的画面随之一转。
一幅崭新的画面重新涌上天幕。
【轰隆隆——】
画面刚一切换,引擎的轰鸣之声再一次响彻。
与朱元璋所猜想的一样,朱高灿的三十万大军采用了另外一条不同的线路。
【黄昏之中,一辆一眼看不到头的火车快速的驶过。】
【在车身之上,无数个烟囱在车上伸了出来,疯狂的冒着白烟。】
【而在火车之下,出现了一条与原先的柏油路截然不同的路面。】
【那是密密麻麻的钢轨!】
【画面进一步放大,很快,那些火车的车厢便清淅无比的展露在画面之中。】
【那是一节节绿色的车厢,每个车厢之中都整整齐齐的排列了数个座位,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一个大明士兵。】
【士兵们的脸上满是笑容,正与各自的邻座欢声笑语的交谈着,完全没有半分大战来临前夕该有的紧张感。】
【而在车厢的正中央,还有一条长长的廊道,让士兵们可以在车厢中自由的穿梭。】
【这火车可比之前的运粮车大了太多,每节车厢足足可以容纳一百多人,而在整个火车上,足足有数十节车厢之多。】
【一辆火车来往一次就可以运送数万人,轨道上总共有两辆火车,按照这种规模来看,最多再运两次就够了。】
【火车的行驶速度比之朱高灿的运粮队伍也快了不少,先到之人凭借火车上所携带的少量粮食先行前往莫卧儿国,等到三十万大军陆续到达,朱高灿的运粮队也差不多到了。】
【时间被朱高灿安排的可谓是明明白白!】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到这里,一句话都没说,毫无征兆的一把拉起坐在一旁的朱棣。
“老四,你先发送弹幕,问一问天幕之人这个有轨道的车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可以拉动这么多的车厢。”
“啊?”
朱棣疑惑,一时之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爹,你之前不是让我问一问天人,咱们能不能去高灿一朝吗,现在怎么……”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继续催促:
“赶紧的,先问正事,你说的那个之后再问。”
朱元璋说话的同时不忘记拍了拍朱棣的后背,显然十分的着急。
事实也确实如此,火车的出现可比之前的运粮车带给朱元璋的震撼更多!
在朱元璋看来,先前的运粮车虽然同样令人震撼,但一辆运粮车的载物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且速度比之火车可慢了不少。
朱棣也没有尤豫,赶紧在心中编辑并发送了一条弹幕:
【大明燕王朱棣:天人。这一节一节连起来,走在轨道上的是什么,为什么速度可以这么快?而且我家老四为什么不直接乘坐这个更长的车子去莫卧儿国?】
朱元璋看到了天幕之中飘过的弹幕,目光微不可察的瞟了闭目正编辑着弹幕的朱棣。
嗯,不错,老四这家伙还学会了举一反三。
是的,朱棣后面问到的那一个问题同样是朱元璋想问的——为什么朱高灿不乘坐火车前往前线?
……
永乐位面。
永乐朱棣同样看到了天幕中飘过的弹幕,看到这里的朱棣赶紧正了正自己的坐姿,做出一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的模样。
永乐朱棣同样想知道,天幕中展现的这一个个钢铁巨兽究竟是什么!
当然,与永乐朱棣同样想法的还有其馀位面的各个掌权者。
在这一刻,隔着无数的位面,所有看得到天幕之人都同时抬起了头,期待天幕之人给出一个答案。